「人體迷航」是因應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課程規劃中四技-博學涵養而開設的課程。開設此課程的理念是因為在研究中觀察到人體的健康並非個體獨立運作,而是基於人與自然和諧互動而達到的。如同先秦的『擊壤歌』所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貼切地描繪出人與自然界之間微妙的關係,而生理學探討的便是身體因外在環境的瞬息萬變而產生相對應的反應,使體內能夠維持「恆定」的現象。「恆定」是很重要的現象,因為每一個生命都需要在一個生理條件很狹窄的範圍內存活(包括:體溫、血糖值等),一旦偏移了恆定的軌道,身體便會生病。「恆定」是透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將身體每個器官與組織之間進行「溝通」與「控制」,使身體成為一個可自我調整的體系。體內對應自然環境中許多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套因應的系統,那就是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區別「自身」和「外來」的成分,一旦有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或是外界的刺激與傷害,免疫系統會將其排除或反擊,以維持身體的穩定平衡與個體生命的完整,如果免疫系統的功能失調,將導致疾病。例如: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感染,腫瘤或癌症的發生也與免疫力低下有關;「愛滋病」是一種因感染而造成免疫力缺乏的致命疾病;過敏與自體免疫疾病則是免疫反應過度而導致的自傷現象。由於科學文明的進步,交通的發達,人口的激增,人類生活的需求擴大以及地球環境的面貌改變,使得每一個人不得不竭盡心力去適應千變萬化的新環境,而這外界環境帶給人們許多新奇刺激的同時也引發沈重的身體與精神壓力,造成生理不平衡,這個時候身體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將跑掉的設定重新拉回,自我調整讓身體恢復正常。但是如果體內之間的「溝通」與「控制」系統偏離了「恆定」的設定,且又無法回歸穩定,這時候身體的混亂反應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像是面臨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腎上腺素」來對抗壓力,但是太長期的壓力造成的長時間分泌腎上腺素反而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等疾病而導致猝死。身心疾病便是因為反覆的壓力與情緒波動所造成的生理失衡現象,它會反映在各個系統,像是睡眠障礙、偏頭痛、月經紊亂、大腸激躁症以及癌症…等。
人類為了能在充滿多變微生物挑戰的環境下存活,在隨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一套高明的競爭用武器-「免疫系統」,以抵禦外界有害的入侵物,以維持身體在健康的狀態。隨著科學的進步不但改善了衛生環境,且有能力控制傳染病,例如抗生素與疫苗的使用等,皆大大提昇人類在與微生物競爭中的有利條件。然而微生物在人類強力選殖的壓力下為了生存,也不斷的發生突變與改變,以適應新環境的衝擊。長期下來,似乎誰也沒有真正打贏了這場戰役。另外數百萬年來演化而成的人體免疫系統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與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因而在醫院的求診病患中,愈來愈容易見到因免疫系統的錯誤反應而就醫的情形,例如兒童的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反應,或在病徵上更為嚴重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
除了生理學與免疫學等基礎醫學之外,本課程還涵蓋了社會科學的概念─『連結』,透過健康與恆定之間的連結,發現恆定作用對身體的重要之具體事實以及對社會的影響。課程的進行是以個案與社會事件的觀察切入主題,透過影片的觀賞、小組討論以及課後的相關影片欣賞與書籍的閱讀,使學生更加認識自己的身體、更能面對自己以及社會環境的變遷,讓學生也能明瞭身體與自然環境間的相互關聯,有能力透過調節並解決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問題,協助身邊的人提早發現自身的不穩定,進而擴散到促進社會健康、安寧與和諧。
本課程分為壓力與身心健康、情緒與失調的神經系統、學習記憶與生物節奏、人體與微生物的戰爭、免疫平衡與保健、掌握免疫狂潮等六個主題。『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了頭』這一段話明確指出心理壓力對身體的影響。藉由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以及學習正向面對壓力的方式,如此便可以調整自己在壓力下的反應,而保有健康的身心。許多看似情緒上的疾病,例如「憂鬱症」的無法感受快樂、「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的易怒情緒與衝動行為等,常導因於神經系統的發展遲緩、功能旺盛或是分泌異常等失衡狀況。而神經系統的功能不只是影響情緒與行為而已,它還牽涉學習、記憶與睡眠,透過失憶與睡眠障礙的探討,我們發現當身處高壓力狀態,傷害的不只是心血管系統而已,也可能傷害頭腦,影響判斷力和記憶力。身體的生理失衡影響所及也常是造成免疫反應低下的原因,長期失衡累積的結果,一旦身體無法負荷時,各類病灶便會湧現。近年來新興傳染病的爆發,已成為人類在面臨生死存亡上之重大挑戰,伊波拉、HIV、SARS、禽流感等新興傳染病出現所帶來的社會衝擊與議題,嚴重激盪著人體與人性的脆弱面。
本課程的目的方針在於學生修畢課程之後,能將社會事件與身體健康的概念相連,讓學生可以確切真實的了解健康的重要,並且對社會上各種不同的事件的發生產生感同身受的連結,希冀因此啟發出對社會的關懷與提昇人性之善良面。